高齡社會下的退休生活,更需要及早進行理財規劃|財商科普|投資觀點|
高齡社會下的退休生活,更需要及早進行理財規劃|財商科普|投資觀點|

高齡社會下的退休生活,更需要及早進行理財規劃|財商科普|投資觀點|

文 / 劉凱平 安睿宏觀證券投資顧問總經理

高齡化社會下的居安思危

有些人面對生活態度是輕鬆隨興、隨遇而安、不讓未來難以預測控制的事情為難當下的生活步驟方式及水平,更不願意花精神事先規劃。

問題是當我們的年老之後身體狀況卻越來越健康,歲數也越來越高壽之後,才儆然領悟到無遠慮者必有近憂這句古諺的所言不虛。 更令人不安的是如今的高齡已經成為許多年長者自己及子女生活上的負擔與煩惱,讓原本無限美麗風光的夕陽人生,染上了一抹淡淡的愁緒,而大嘆千金難買早知道。

高齡化是二十世紀以來,全球各國普遍遭遇的嚴峻生存挑戰之一,台灣工業化進程雖然相對歐美發達地區較晚,但是人口高齡化問題的嚴峻,卻也不遑多讓西方發達國家。

2019年全球人口中,每十一位有一位65歲以上的人,但是預估到了2050年每六位當中就有一位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高齡化的發展速度十分驚人。

高齡化對於退休生活所產生的影響

早先退休年齡訂在65歲是因為退休後平均餘命約有十到十五年,可是現在65歲退休後的人,經常還有二至三十年的晚年生活,怎麼辦?

在健康普遍得到改善,人均年壽大增的情況下,世界各國原有的退休養老及健康醫療制度,多已頻臨破產邊緣,而面臨必須改懸更張的局面。

其中延後退休年齡是許多發達國家正在進行中的改革之一,各國企業界面臨此一人口結構極具變化的因應計畫各不相同。

事先規劃好處多

德國一家知名汽車公司在法律還沒有實施延退之前,就主動邀請年長的員工座談,商討公司該如何改善他們的工作環境配合既將實施的延退新制。 意想不到的是,這些年長的員工竟然提出了七十多個公司不用花大錢就能改善年長員工工作環境的建議,如工廠車間可以換穿舒適便鞋、生產線上提供可調整的坐椅以及員工可以互換不同的工作等等,結果該公司發現逐一實施年長員工的建議後,年長員工不但請病假比例大幅下降,生產良率也大幅提升,而且生產線上的良率遠遠超出年輕員工。

原本是負面居多的外在環境變化,在公司主動及早規畫並採取正面因應措施後,結果竟然是公司和年長員工互蒙其利皆大歡喜的互利局面。

目前台灣的法定強制退休年齡目前依然是訂在65歲未變,但是按照全球趨勢來看,延退年長勞工已是勢在必行之事。 台灣企業界會如何因應人口高齡化的變局,目前我們還不得而知。

但是理財規劃的意義就如同孫子兵法所言,是不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主動權在我們自己手上。 高齡化已成為事實,延退也是事在必行,其意義是年老之後無法負擔晚年生活所需的威脅,已經是迫在眉睫的家國大事。 我們到底是要隨興所至的進入窘迫的晚年生活,還是先花一點點時間,找一位身邊值得信賴的專業規劃顧問,協助自己釐清自己的晚年生活需要,規劃出有效維持晚年生活尊嚴的路徑呢?看看先進發達國家剛剛走過的路,就足以作為我們今日的參考及效法遵循之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