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大忌 – 老想著靠自己理好財!|連載專題#2|財商科普|

文 / 劉凱平 安睿宏觀證券投資顧問總經理

台灣約在民國五十年代左右,正式進入嶄新的工業化時代,迄今為止不過是六十年左右的時間,在之前台灣社會結構一直都是農業社會。農業社會和工業社會在價值觀及生活方式有有許多差異,其中最大的差異之一就是理財。早年的農業社會簡單的說是一個「均貧」的社會,無論你多認真努力耕耘,有多餘財富得以累積的家庭少之又少。工業社會因為生產力得以大幅度改進,中產階級開始出現,家庭財富也隨之開始累積,然後隨著法規及金融產業的陸續到位,人們有限的多餘財富才從單純的儲蓄存款逐漸進入到投資理財的時代, 而這一切的巨大改變,都是在短短的半個世紀之間形成的。

理財是一種生活方式,它不是短期致富的發財術,它需要時間,過程中更需要承擔一些投資風險,這些都是農業社會所未曾經歷過的新生事物。而促成大家普遍意識到理財很重要的背景原因,則不外乎是一般家庭在高齡化刺激下被動發現不能不理財,來維持期望的生活水平,以及富裕家庭面臨財產移轉和穩健增值傳承家風,達成維持購買力的需求。

有多餘的財富又有嚴肅理財的需要,是工業化社會裡一般家庭的必經之路。 西方國家因為工業化成功迄今已長達三四百年之久,理財初期階段的懵懂及失敗早已經歷過了。台灣家庭理財則不然,我們不但致富時間很短,在理財時還面臨一個更大更新的挑戰,就是20世紀 – 21世紀的金融理財,已經不僅僅是投資環境變化難以消化理解,而是現代化金融商品在各國法規大幅鬆綁下,已經複雜到連金融銷售機構一線理財專員搞不清楚,仍然敢於銷售的情況了。買賣雙方就在這種聚焦於投資商品,完全忽略先釐清理財需要的必要性,卻又不認識並正確規劃適合自己需要的投資風險與報酬率,就在這樣的情況下建立買賣關係。結果就是金融消費者屢敗屢戰,直至再回首已是百年身,落到既無青山又無柴可燒的淒涼晚景者,不知凡幾?

台灣在健保制度尚未建立前,一般人罹患小病,鮮少有人到醫院診所找醫生看病的。因為習慣農業社會思維的人,會覺的小病不需要找醫生看,隨便找家附近的藥房買消炎藥、打退燒針就會好的,能省就省。根本原因是農業社會的人往往想著,一來是因為賺錢很難,因此養成生性節儉習慣;二來不清楚只是讓藥房開藥打針,誤診的代價更高,三是不認識專業醫生的正確診斷價值。這樣的生活背景是台灣今天三年及四年級生共同的回憶,並不為過。

理財不是發財,它須要按照每一個人短中長期的家庭生活需要完整規劃後,擬訂出一整套的理財計畫,範圍橫跨收支管理、債務管理、風險管理、投資管理及遺贈管理等領域。理財需要先規劃就和現代看病須要先掛號、經過醫生問診及現代醫學儀器完整檢查後,再由專業醫生綜合診斷提出醫病計劃的道裡一樣。生病不能自己隨意吃藥的道理,現在大家都懂也都能接受。只是剛進入工業化社會半個世紀的台灣家庭,在打理自己的財富時,卻還普遍沒有覺醒當自己理財時,多半還是以找家藥房買些成藥、打個退燒針的方式解決需要,沒有意識到這般行為背後,可能遭遇的恐佈後果。 財非理不行的道理易懂,可是財千萬不能自己打理的觀念卻還離我們甚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