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報稅政策有許多新的變化,首度納入海外所得CFC個人控股公司,維持現有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等。這些調整讓納稅民眾能夠減輕報稅負擔,更加輕鬆地度過報稅季。其中綜合所得稅 2023 的申報制度有了5大變動,並附上5種所得稅級距試算表與3種基本生活費差額情境試算表,讓你不論是夫妻報稅或個人報稅,都能有效規劃報稅難題!
今年的報稅政策有許多新的變化,首度納入海外所得CFC個人控股公司,維持現有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等。

綜合所得稅 2024 申報新制變動,5種所得稅級距試算表,掌握新制海外所得與CFC個人報稅的難題!

你會從這篇文章得到什麼?

今年的報稅政策有許多新的變化,首度納入海外所得CFC個人控股公司,維持現有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等。這些調整讓納稅民眾能夠減輕報稅負擔,更加輕鬆地度過報稅季。其中綜合所得稅 2023 的申報制度有了5大變動,並附上5種所得稅級距試算表與3種基本生活費差額情境試算表,讓你不論是夫妻報稅或個人報稅,都能有效規劃報稅難題!

2024 個人綜合所得稅申報5月開跑

綜合所得稅,是指個人在一定期間內所得的全部所得,包括工作薪資收入、獎金、股息、利息、租金、版稅等收入。今年的報稅政策有許多新的變化,調高扶養免稅額、標準扣除額。這些調整讓納稅民眾能夠減輕報稅負擔,更加輕鬆地度過報稅季。

2024 申報綜合所得稅重點

  • 稅期開始:5月1日
  • 稅期截止:5月31日
  • 預估申報戶:660萬戶以上

2024年申報綜所稅方式?


手機版報稅

  • 行動電話認證

納稅義務人輸入身分證字號、電信業者、手機門號、健保卡號,限本人申報月租型門號來認證。過程中務必要關閉家中Wi-Fi,開啟4G/5G行動網路連線。

  • 戶口名簿戶號及查詢碼

使用戶口名簿戶號與查詢碼進行報稅。

  • 行動自然人憑證

首次使用需要自然人憑證及讀卡機,至內政部網站進行註冊,綁定手機後就能以手機指紋或臉部辨識驗證。

電腦版報稅

  • 已註冊健保卡

納稅義務人使用已註冊健保卡讀卡機進行驗證。

  • 電子憑證

電子憑證請向所屬各銀行、證券商、保險公司、金控公司申辦。

  • 自然人憑證

首次使用需要自然人憑證及讀卡機,至內政部網站進行註冊。

重點:調高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

綜所稅免稅額指的是納稅人依法繳納所得稅時,可以從應納稅額中扣除的免課徵額度。今年的報稅政策調整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免稅額、標準扣除額、特別扣除額,分別調高4千元至7千元,課稅級距也跟著調高。

  • 2024年綜所稅免稅額為9.2萬元。
  • 2024年綜所稅標準扣除額為12.4萬元,有配偶者的標準扣除額為24.8萬元。
  • 2024年綜所稅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和身心障礙扣除額為20.7萬元
  • 2024年綜所稅每人基本生活費為19.6萬元。

依現行申報規定計算,雙薪4口之家年所得若低於103萬元可免繳稅,減輕八成納稅人的報稅負擔。

這篇文章將詳細介紹 50:30:20 存錢法,以及如何在你的生活中應用它。50:30:20 的規則是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預算方法,它建議你將你的收入分為三個部分:50%用於需求,30%用於想要的,20%用於儲蓄和投資。這個規則最初是由美國的財務專家伊莉莎白‧沃倫 (Eizabeth Warren) 提出的,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廣泛應用的金融管理方法。 需求部分包括你的基本開支,如房租、日常開支、食品、醫療保健等。這部分的支出通常是最大的;想要部分包括你的娛樂、電影、旅行等額外的開銷;儲蓄和投資部分可以用於存儲和投資,以實現財務目標。

報稅期間與退稅

報稅期間與退稅時間點

考量國內疫情趨緩,今年報稅維持法定申報期間1個月。而今年的第一批退稅時間為7月31日。對象包含5月31日前採網路申報者(含手機報稅);5月31日前利用稅額試算服務線上登錄、電話語音回復確認案件;5月10日前向戶籍所在地國稅局,以稅額試算服務紙本回覆的退稅案件。

可以延期繳納稅金嗎?

綜所稅期間是否可以申請延期繳納?答案是可以的。申報期間若無法一次完稅,可以申請延期繳納、期限最長1年,或分期繳納、最多分3年。

112年度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新增規定及應注意事項
這篇文章將詳細介紹 50:30:20 存錢法,以及如何在你的生活中應用它。50:30:20 的規則是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預算方法,它建議你將你的收入分為三個部分:50%用於需求,30%用於想要的,20%用於儲蓄和投資。這個規則最初是由美國的財務專家伊莉莎白‧沃倫 (Eizabeth Warren) 提出的,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廣泛應用的金融管理方法。 需求部分包括你的基本開支,如房租、日常開支、食品、醫療保健等。這部分的支出通常是最大的;想要部分包括你的娛樂、電影、旅行等額外的開銷;儲蓄和投資部分可以用於存儲和投資,以實現財務目標。

綜合所得稅怎麼計算?

2024年綜所稅的課稅級距

所得淨額在56萬元以下的納稅人,稅率為5%;56萬元至126萬元的納稅人,稅率為12%;126萬元至252萬元的納稅人,稅率為20%;252萬元至472萬元的納稅人,稅率為30%。

如何計算綜所稅繳稅金額

如果你的年所得低於上述免稅額,那麼就不需要繳納稅款。但如果你的年所得高於免稅額,那麼就需要按照以下方法計算稅款:

  1. 先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綜合所得 減去 上表相應的免稅額)
  2. 根據應納稅所得出的數字,查詢落在所得稅率級距表的相應區間。
  3. 根據稅率計算應納稅款額。
  4. 扣除已繳納的預扣稅額、已預繳的稅款等,計算出應當繳納的個人所得稅款額。

試算:個人綜合所得稅率級距

2022 所得淨額數字所得稅率級距
NT$ 0 ~ NT$ 560,0005%
NT$ 560,001 ~ NT$ 1,260,00012%
NT$ 1,260,001 ~ NT$ 2,520,00020%
NT$ 2,520,001 ~ NT$ 4,720,00030%
NT$ 4,720,001 ↑40%

試算:個人和家庭夫妻免稅級距

試算項目免稅額度
納稅義務人基本免稅額92,000
滿 70 歲的納稅義務人、配偶、受扶養的直系尊親屬 基本免稅額138,000
個人標準扣除額124,000
夫妻標準扣除額248,000
薪資特別扣除額207,000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207,000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120,000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25,000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270,000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120,000

單身上班族年所得若低於42.3萬元免繳稅

按照現行規定,單身上班族年度所得若低於42.3萬元,就不須繳納個人綜合所得稅,包含綜所稅免稅額9.2萬、標準扣除額12.4萬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20.7萬。但若要退稅還是得申報。

雙薪4口之家年所得在103萬元以下免繳稅

基本生活費差額的雙薪4口家庭,假設適用5%稅率,今年至少多省稅800元。

若雙薪夫妻是無子女的狀況,且年收入低於84.6萬元免繳稅。而雙薪4口之家的則是年度所得在103萬元以下免繳稅。這包括綜所稅免稅額36.8萬、標準扣除額24.8萬(夫妻)及薪資所得特別扣除額41.4萬。納稅人可以妥善利用免稅額度,以達到節稅的效果。舉例如果父母扶養2名就讀國小的子女,夫妻薪資所得各70萬元、全年所得140萬元,並採用標準扣除額計算,納稅人可省稅1,500元。

夫妻報稅與個人報稅時,申報綜合所得稅的逃漏稅常見地雷!
夫妻報稅與個人報稅時,申報綜合所得稅的逃漏稅常見地雷!

申報綜合所得稅常見疑問


1. 申報扶養親屬、增加免稅額及扣除額

納稅義務人按規定減除本人、配偶及下述規定扶養親屬的免稅額,納稅義務人、配偶、以及受扶養直系親屬年滿70歲者,免稅額增加50%。

  1. 直系尊親屬:年滿60歲、或未滿60歲但無謀生能力,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
  2. 子女:未滿18歲者、已成年但在校就學(含當年畢業)、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
  3. 兄弟姊妹:未滿18歲者、已成年但在校就學(含當年畢業)、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
  4. 其他親屬家屬:符合民法1114條1123條、未滿18歲者、已成年但在校就學(含當年畢業)、身心障礙、或無謀生能力受納稅義務人扶養者。

扶養親屬的要件

  • 子女未滿18歲、父母年滿60歲,可免證明文件。
  • 年滿18歲在學或無謀生能力的子女、未滿60歲且無謀生能力的父母、兄弟姊妹及其他親屬,
  • 皆應檢附證明文件。
  • 在學者檢附學費收據或學生證影本,無謀生能力者可檢附身心障礙手冊影本、醫師證明或其
  • 他適當證明文件。
  • 申報扶養直系尊親屬、子女和兄弟姊妹,不需同住、同戶籍,只要有扶養事實就可申報扶養。
  • 若扶養其他親屬,不需同戶籍,但需同住一家並有扶養事實,檢附確受扶養切結書才可列報。
  • 扶養的稅捐優惠目的,是希望對家屬盡法定扶養義務,所以取決於有無共同生活,而不是以
  • 登記同一戶籍為認定標準。

重複申報扶養子女免稅額之認定原則

  • 納稅義務人與配偶分居,符合所得稅法第15條第1項規定得各自辦理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即法定原因分居),或雙方離婚當年度及以後年度各自辦理結算申報,重複列報同一子女之免稅額時,由稽徵機關依下列順序認定得列報該子女免稅額之人。
  • 申報綜合所得稅的納稅義務人,必須是有「子女」就讀大專院校或五專四年級以上者,才能適用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如納稅義務人本人、配偶及受扶養之其他親屬,即使具有就讀經教育部認可的大專以上院校之學生身分,仍不能適用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的扣除。
  • 納稅義務人5歲以下之子女,每人每年度可以扣除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

2. 股利所得

所得稅法第15條第4、5項,個人獲配公司、合作社或其他法人以其87年度或以後年度盈餘所分配的股利或盈餘,應就下列方式擇一課稅:

股利及盈餘綜合所得總額可抵減稅額 / 應納稅額
合併計稅含「股利及盈餘合計金額」可抵減稅額 = 稅額 x 8.5%(每一申報戶上限8萬元)
分開計稅不含「股利及盈餘合計金額」單一稅率28%
如選擇股利按28%稅率分開計算應納稅額,於列報對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之捐贈總額最高不得超過綜合所得總額20%為限之列舉扣除金額時,該計算捐贈限額之綜合所得總額不包括該股利金額。

3. 高利息所得

  • 利息所得是指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各種短期票券、金融機構的存款(含公教軍警人員退休金優惠存款)及其他貸出款項所取得的利息,以及有儲蓄性質到期可還本的有奬儲蓄中奬的奬金。
  •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合計全年不超過27萬元
  • 併計申報課稅:金融機構的存款(含公教軍警人員退休金優惠存款)
  • 採分離課稅:(不併計綜合所得總額,已扣繳的稅款亦不得抵繳應納稅額或申報退稅)分離課稅稅率10%
  1. 個人持有公債、公司債、金融債券的利息所得。
  2. 短期票券到期兌償金額超過首次發售價格部分的利息所得
  3. 依金融資產證券化條例或不動產證券化條例規定發行的受益憑證或資產基礎證券分配的利息所得。
  4. 前述有價證券或短期票券從事附條件交易,到期賣回金額超過原買入金部分的利息所得。
股利及盈餘綜合所得總額可抵減稅額 / 應納稅額
合併計稅含「股利及盈餘合計金額」可抵減稅額 = 稅額 x 8.5%(每一申報戶上限8萬元)
分開計稅不含「股利及盈餘合計金額」單一稅率28%
如選擇股利按28%稅率分開計算應納稅額,於列報對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構或團體之捐贈總額最高不得超過綜合所得總額20%為限之列舉扣除金額時,該計算捐贈限額之綜合所得總額不包括該股利金額。

4. 外商公司在台員工獲配外國股票之所得認列

外國公司在我國境內之子公司、分公司或辦事處支付該外國公司發行員工認股權憑證酬勞
成本之費用要注意下述列報規定:

境內公司處理外國公司員工認股權憑證:

  1. 酬勞成本認列: 境內子公司、分公司或辦事處,可將外國公司發行之員工認股權憑證的酬勞成本,於員工執行認股權的當年度,認列為薪資支出。
  2. 計算酬勞成本: 若外國公司員工派駐境內提供勞務,酬勞成本應按其在境內提供勞務的天數比例計算,並依支出性質列支。
  3. 扣繳及申報: 境內公司應於給付時扣繳稅款並申報扣繳憑單。
  4. 計算方法: 酬勞成本應以公平價值法或內含價值法計算。

員工執行外國公司員工認股權憑證之課稅:

  1. 境內提供勞務: 若員工於取得認股權日至可履約期間內有在境內提供勞務,則依其在境內居留天數比例計算我國來源所得,並計入執行年度所得課稅。
  2. 未在境內提供勞務: 若未在境內提供勞務,則無我國境內來源所得問題。
  3. 所得性質: 我國來源所得屬其他所得,股票出售價格與執行權利日時價差額則為證券交易所得或損失。

境內公司申報義務:

  1. 列單申報: 境內公司應於每年1月底前,將前一年度執行認股權之員工資料及我國來源所得列單申報,並填發免扣繳憑單。
  2. 補報補繳規定: 若境內公司分攤認股權成本且所得仍在核課期間,應於本令發布日起3個月內補辦申報及填發免扣繳憑單;員工則應於4個月內補報補繳。但若境內公司不分攤成本且員工已執行認股權,則免補報補繳。
  3. 已申報免再適用: 若員工已於取得認股權年度依外國公司規定申報納稅,則免再適用本令關於執行年度申報納稅之規定。

5. 個人受控外國公司CFC

海外所得納入了CFC的盈餘所得,以及個人其他來源的海外所得 (例如:海外存款利息、投資收益等)。其中 受控外國公司 (CFC) 是指設立於低稅負國家或地區,且由納稅義務人及其關係人或關係企業可控制的境外公司。

申報規定:

  • CFC申報: 個人若持有CFC股份或資本額達一定比例,應於2024年5月申報個人綜合所得稅時,將CFC的盈餘所得併入申報。
  • 海外所得申報: 個人若全年海外所得達新台幣100萬元,應將海外所得納入計算個人基本所得額,並併入綜合所得稅申報。

CFC所得計算方式:

  1. CFC盈餘: 根據CFC的財務報表計算其年度盈餘。
  2. 個人持股比例: 計算個人持有CFC的股份或資本額比例。
  3. CFC所得: 將CFC盈餘按個人持股比例計算出個人的CFC所得。

新增事項:

  • CFC虧損: 若CFC為虧損年度,仍應於2024年5月申報CFC相關虧損資料,以便日後可扣抵盈餘。
  • 豁免規定: 符合特定條件的CFC可能豁免適用CFC制度,詳細規定請參考財政部相關公告。
  • 首次申報: 2024年為CFC制度首次申報,納稅義務人應特別留意相關規定,以免漏報或誤報。
受控外國企業CFC制度
這篇文章將詳細介紹 50:30:20 存錢法,以及如何在你的生活中應用它。50:30:20 的規則是一個簡單但非常有效的預算方法,它建議你將你的收入分為三個部分:50%用於需求,30%用於想要的,20%用於儲蓄和投資。這個規則最初是由美國的財務專家伊莉莎白‧沃倫 (Eizabeth Warren) 提出的,現在已經成為一種廣泛應用的金融管理方法。 需求部分包括你的基本開支,如房租、日常開支、食品、醫療保健等。這部分的支出通常是最大的;想要部分包括你的娛樂、電影、旅行等額外的開銷;儲蓄和投資部分可以用於存儲和投資,以實現財務目標。

提問:可以節稅嗎?

個人綜合所得稅可以節稅嗎?

稅法有許多規定,其中確實可以透過合法的方式,讓納稅人可以透過扣除額來降低自己的稅負。可扣除的額度分為一般扣除額及特別扣除額,而申報一般扣除額有兩種方式可以選擇,僅可選擇其中一種方式辦理申報。

標準扣除額

第一種是採用標準扣除額,這是根據稅法規定的金額扣除,而不需要任何證明文件。以111年度為例,可扣除金額如下:

  1. 單身者:12.4萬元
  2. 納稅義務人與配偶合併申報者:24.8萬元

列舉方式

第二種方式是用列舉方式,如果您於所得年度中有捐贈、人身保險費、醫藥及生育費、災害損失、購置自用住宅貸款利息以及自住房屋的租金等項支出,且合計的總金額大於前面所說的標準扣除額時,就可以選用申報列舉扣除額,較為省稅。

試算三種情境:基本生活費差額

2023年度每人基本生活所需的費用196,000 元 × 納稅者、配偶及申報受扶養親屬人數計算的基本生活所需費用總額。

超過納稅者申報的全部免稅額與一般扣除額、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及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合計金額部分,可以從納稅人申報的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

示範案例客戶扶養其配偶及3名未成年子女,一個申報戶5人為例,以下就3種情形分別列示計算:

項目案例A:標準扣除額案例B:列舉扣除額案例C:列舉扣除額
基本生活費總額(A)
(每人19.6萬*5人)
98萬元98萬元98萬元
免稅額 (b1)
(每人9.2萬*5人)
46萬元46萬元46萬元
一般扣除額 (b2)(標準) 24.8萬元(列舉) 35萬元(列舉) 25萬元
儲蓄投資特別扣除額(b3)4萬元6萬元5萬元
身心障礙特別扣除額(b4)0萬元0萬元0萬元
教育學費特別扣除額(b5)7.5萬元5萬元7.5萬元
幼兒學前特別扣除額(b6)0萬元12萬元0萬元
長期照顧特別扣除額(b7)0萬元0萬元0萬元
基本生活費比較項目合計數 (B)
(B=b1+b2+b3+b4+b5+b6+b7)
82.3萬元104萬元83.5萬元
基本生活費差額(C)
(C=A-B)
15.7萬元0元*14.5萬元
來源:國稅局。若基本生活費差額(C)<0,則該欄填0;基本生活費差額(C)>0,則該差額得自綜合所得總額中減除。

個人綜合所得稅可以節稅的方向?

納稅人都希望自己申報稅務時,能夠達到最佳的節稅效果,確實在個人綜合所得稅可以朝幾個面向思考節稅議題:

  1. 夫妻各類所得分開計稅或合併計稅。
  2. 自願提繳勞工退休金。
  3. 事先規劃、善用特別扣除額。
  4. 規劃年度收入發生的時間點。
  5. 慎選所得類別。

報稅月限定!安睿宏觀理財規劃顧問 LINE 官方帳號好友專屬。
5/1 – 5/31 期間加入好友,預約30分鐘一對一稅務諮詢規劃,讓顧問為你線上解惑個人綜所稅申報難題。

預約線上諮詢服務 @ 安睿宏觀理財規劃顧問

部分資料出處

【顧問觀察週報】

當理財資訊爆炸,你需要的是重點。

請稍後...

我們已收到您的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