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報酬率越高不是越好嗎?如何量化投資組合波動產生的風險和概率

目標報酬率越高不是越好嗎?如何量化波動率產生的風險

你會從這篇文章得到什麼?

投資目標報酬率,這是一個令所有投資人魂牽夢繫的數字,在訂財務目標時,我們恨不得可以把這個數字訂的高一點,而在理財規劃的投資組合中,有所謂的比較穩健的投資組合和比較積極成長的投資組合,而這兩者的年化報酬率自然也是不同的,那麼為什麼會有些人人願意選穩健保守的配置,有些人願意選擇積極成長的投資組合呢?此文將試著從統計學的角度,宏觀地去試算去量化這些看不出來的風險。

Indy Lien

安睿宏觀證券投資顧問 資產管理部經理

理財規劃的重點:投資目標報酬率

在理財規劃的領域中,投資目標報酬率的設定,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因為投資目標報酬,決定了我們資產運用和增長的效率,也影響了我們理財目標能夠達成的機會。

也因此,在理財規劃的架構中,你需要先審視自己的起點(當下財務狀況)與終點(你想達成的財務目標)距離後,去設定目標報酬率,在上述前提都確定後,我們才能去思考與選擇,要用什麼投資組合與資產配置,來達成這個投資目標。 

接著問題來了:既然投資報酬率決定資產增長的效率,也影響理財目標達成的機會,那麼這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數學問題。只要在合理可達成的範圍裡,如果我的投資報酬率越高,達成理財目標的機會當然越大,這當然是比較有利的選擇,對吧? 

目標報酬率,越高對我越有利? 

承接前面的問題,舉例來說,這邊有兩組投資組合

  • 比較穩健保守的投資組合,長期的投資目標報酬是平均每年3-5%;
  • 比較積極成長的投資組合,長期的投資目標報酬是平均每年6-8%,

不管怎麼看、怎麼算,應該都是後者比較好?是這樣嘛?

當然,我們知道答案不可能這麼簡單,因為每個人都聽過,越高的投資報酬,伴隨著越高的投資風險,但這個風險到底是什麼?

高報酬率背後隱含的風險是什麼?

我們常聽到,較高報酬率的投資組合,波動度比較大(投資報酬率的標準差比較高),但是具體來說,到底這投資風險所指為何?有沒有什麼比較具體的方式可以描繪它?是不是只要投資的時間夠長,就可以克服這樣的投資風險? 

在理財規劃的投資架構下,同樣在合理、有機會達成的範圍之內,投資報酬率高與低的差異,至少可以用以下兩個角度來量化這個風險

  1. 投資達一定期間,依然產生虧損的機率 
  1. 長期投資之後,確實達成投資目標的機率 

投資一定期間,依然產生虧損的機率 

我們利用晨星公司(Morningstar)所提供的資產配置系統,嘗試建立兩個符合上面描述的、不同目標報酬率的投資組合(註),然後利用這兩個組合試算推估的數據來試著說明兩種投資組合的屬性。 

保守投資組合的投資目標報酬率為平均每年3-5%,

積極投資組合的投資目標報酬率為平均每年6-8%。

保守投資組合在10年投資期內發生虧損的機率約為1~1.5%,即使發生虧損,平均每年虧損幅度也約為2%。積極投資組合在10年投資期內發生虧損的機率約為4~5%,但若發生虧損,平均每年虧損幅度可能達到6%。

經過資產配置模組的推估,投資目標報酬平均每年3-5%的保守投資組合(下面簡稱保守組合)如果投資達10年的時間,依然發生虧損的機率大約是1~1.5%。而如果發生虧損,可能出現的最壞狀況,大約是平均每年虧損2%。

而投資目標報酬平均每年6-8%的積極投資組合(下面簡稱積極組合),如果投資達10年的時間,發生虧損的機率大約是4~5%,而如果發生虧損,可能出現的最壞狀況,大約是平均每年虧損6%。

從這樣的描述,我們可以感受的到,不同的投資組合之間,投資過程中產生虧損的機率和幅度不同,除了考驗投資人信心和耐心的程度不同,其實也影響了投資過程中資金的靈活度,不要小看這個靈活度,投資人在需要用錢時,如果投資組合發生虧損或距離目標報酬差距較大,投資人可能無法動用資金。

長期投資後,確實達成投資目標的機率 

在同樣的推估條件下,保守組合如果經過長期投資達20年的時間,能夠確實達成投資目標的機率大約是89%;而積極組合如果同樣投資達20年的時間,能夠確實達成投資目標的機率就降低到了68%,這是因為越積極的組合必須包含更高比例的成長性資產,投資價格的波動必然更大,即使經過長期投資,最終得到的投資報酬率可能變動的範圍,一定比保守組合來得大。 

結論

從上面兩個面向的描述,我們可以得到一個清楚的結論,目標報酬率高的積極組合和報酬率低的保守組合,除了表象上看到的報酬率高低不同,更主要的差異在於對於投資成果的不確定性和可掌握度不同。

就像我們在各種理財目標之間可能必須進行取捨抵換(選了A就只能放棄B),在投資目標報酬率的選擇上,其實也是一種抵換關係,想追求更高的報酬,就犧牲了一定程度的可達成把握。

所以不同目標的投資組合之間,沒有絕對的好壞,只有追求成果和相對代價的選擇。但很明確的一點,如果經過規劃,可以算出某個投資報酬率已經可以滿足我們中長期的理財目標,那麼我們不一定要追求更高的投資報酬率,以免犧牲了達成目標的機率;這其實也是理財規劃精神中,追求「夠」而不是追求「多」的具體表現。 

註:這裡的資產配置模擬結果,是以Morningstar Direct系統提供的資產配置模組進行。資產配置所採用的組成為投資市場指數,內容包括 Bloomberg Global Aggregate, Bloomberg Global High Yield, Bloomberg EMD USD Aggregate, MSCI World, GPR 250等不同市場指數,依照目標報酬率不同採用不同比例組成。投資報酬率試算以美元計價,結果均含息。報酬率試算目的在於顯示各種不同資產配置可能的風險/報酬關係,相關資料並不構成任何做為對於投資成果之預測。 

【顧問觀察週報】

當理財資訊爆炸,你需要的是重點。

請稍後...

我們已收到您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