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錢之外的價值,淺談追求CP值背後的行為財務學|理財先理心|理財觀點
價錢之外的價值,淺談追求CP值背後的行為財務學|理財先理心|理財觀點

價錢之外的價值|理財先理心|理財觀點

文 / 安睿宏觀 投資研究部團隊

新的一年到了,緊接著,農曆春節也在眼前。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並未離開我們的生活,但生活在台灣的我們,因為疫情控制得當的關係,基本上依然維持著正常的生活步調。 在迎接新年的時節裡,免不了人們都會為自己或家裡,添購一些新的物品,或是採買些年節的禮品。 生活在資訊科技發達的現代,要取得各種商品的資訊,例如規格、價錢、功能比較等等,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某種程度上,這是消費者的福音,因為資訊充足透明,必較不容易吃虧上當,產生「錯買」的結果。 只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消費者是不是因為大量的資訊,變成了全然的受惠者,其實也有值得多加思考的空間。

追求CP值(性價比),背後的行為財務學

有一種類型的消費者,我們可以說他們是追求極大效益化的人。當他們在消費的時候,他們很在意同樣的東西是不是用最低的價格來取得;或是付出相同價格的情況下,是不是得到了最多最大的利益。 換句話說,他們追求的就是現在常聽到的「CP值」。 為了找到這個最理想的CP值,他們可能投注相當的時間心力搜尋充分的價格和資訊,以確保他們購買到的東西或服務是最划得來的。 甚至在他們完成消費後,卻發現還有更低廉的價格存在時,他們會感到後悔。 再下一次的消費,他們就會更加謹慎的、更滴水不漏的做功課,確保自己不會再「失手」。

相信在大多數的情形下,這樣追求效益極大化的消費者應該都能用最低廉的成本來取得他們想要的商品或服務,他們也絕對是市場上最精明的一群買家。 只是回過頭來想想,不斷蒐集資訊的過程,所投入的這些時間心力,是不是有可能用在其他的事情上? 尤其是在資訊量爆炸的現在,光是蒐集、過濾、整理資訊,可能花掉的時間成本,和所謂CP值上面能夠得到的效益作比較,究竟何者的價值較高,就很難說得明白了。

那些不在意CP值的人,在想什麼?

相對於上面描述的精明買家,也有另外一群消費者,他們更在意的重點,是需求有沒有被滿足。 只要需求得以解決的情況下,他們未必花費太多的時間心力去尋找最好的CP值,而是把這些時間心力省下來,放在自己喜歡的活動或事物上。 而更多時候,他們可能尋求其他專業人士的協助,幫助自己更快速的釐清需求,同時找到理想的決方案。 或許,在他們取得的商品或服務上,付出的並非是最低的成本,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們得到的是時間,以及這些時間被運用後、所得到的另一種效益。 因為他們相信,這才是更有價值的事。

當然,人們各有不同的特質和樣貌,也有各自選擇的行事方法。 順應不同型態的消費者,自然也產生不同的服務模式。 有的提供最完整的資訊供人們蒐集比較、有的強調價格絕對最低廉,也有的是提供整合性的建議或規劃,協助人們用最省時省力的方式,去滿足需求或解決問題。 這之中沒有絕對的好壞對錯,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選擇我們要把有限的時間心力配置在什麼樣的地方? 價錢,很多時候當然是消費的重要考量,但更多時候,值得我們去多想一想,價錢之外的價值,是不是更需要被在意的事?

相關文章